驾车人一个急刹车动作,就能被云端采集到;高级别的智能接驳车,果然精准避障、实时调速;无人配送车,能将快递准时送达一个个站点……在
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记者近日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到访
,亲测自动驾驶车辆到底有多“聪明”,也看到了理想中的智慧出行,以及未来“智慧之城”会有的模样。
“请系好安全带。”在一辆既看不见方向盘也看不见踏板的小型接驳车内,记者遵循语音提示,随车稳稳汇入车流。5公里长的公开道路上,接驳车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一次次按下“正确键”:能识别红绿灯,自动等候行人,遇到车辆紧急停下时会提前减速……全程平稳流畅,带给乘客十足的安全感。
“这辆无人接驳车,属于自动驾驶技术达到L4级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是由系统驱动驾驶,可以实现车端、云端、路侧信息实时交互,行车时遇到的各种情况,都可以实时上传到云控基础平台,如车速、行驶轨迹等。”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运营中心工作人员马睿告诉记者,和路面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车辆相比,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在设计理念上以安全为第一要素,要求车辆必须配备一整套硬件冗余系统,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聪明的车”要完成合规检测,才能上路。来自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聚集35家自动驾驶测试车企,累计为1098台车辆发放了测试牌照。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38.7%,占全球产量超过6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了67.8%,相比2023年的55.3%提升了12.5个百分点,这表明新能源乘用车在智能化方面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
当然,目前大多数新能源车搭载的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处在L2级,即部分自动化阶段,驾驶员仍需随时准备接管车辆的控制权。有机构预测,未来3年至5年,中低阶智能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市场份额将持续增加,预计2030年L3及以上级别ADAS渗透率将达到35%。
有了“聪明的车”,还远远不够,要和智能化的交通基础设施、高效的通信网络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匹配,才能实现最佳运行效果。比如,智能化的交通信号灯,可以减少车辆等待时间;智能道路提供的高精度路况信息,可以BWIN帮助车辆提前规划好路线。
“目前,北京市已经实现全市600平方公里路侧基础设施的智能化部署,‘智慧+感知’的全息路口超过了1600个,首次在全国建成涵盖‘车、路、云、网、图’五大体系的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可以为自动驾驶企业提供领先的‘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支撑。”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汽车处副处长孙全胜介绍说,北京作为国家布局的重要汽车产业基地,“十四五”以来,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纳入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抢先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抢占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制高点。
2020年9月,北京市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启动建设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并于2024年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上路通行”和“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双试点,持续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产品、新场景、新政策供给,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功能提升和产业生态迭代优化,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最初1.0阶段的“两条路”(双向10公里的高速公路和12.1公里的城市道路),到2.0阶段的60平方公里,再到目前3.0阶段跨越三个区的600平方公里,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在不断扩围,自动驾驶乘用车、无人配送、自动驾驶环卫等八大应用场景在此落地。2024年初,大兴国际机场率先开放了常态化的自动驾驶接驳服务,示范区居民赶飞机、赶高铁也有了智能化的出行方式。
“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精确的图、可靠的网、实时的云”——这正是北京打造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科技名片”,这五大体系融合了交通、交管、互联网等多元数据,成为支撑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合力破解自动驾驶领域遇到的诸多难题。
以“智慧的路”为例,在“车路云一体化”部署下,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率先定义了“多感合一”“多杆合一”智能网联标准路口,自主研发国内首套三模通信车载终端产品。截至目前,示范区60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实现智能网联标准路口充分覆盖,部署各类车载单元1000余套,各类智能网联车辆安全、高效开展测试验证里程超过了3800万公里。
高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更精准的地图和一张更可靠、更快速的网络。据马睿介绍,基于“双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建设目标,电子地图正突破传统导航边界,以高精度空间底座支撑多场景协同需求,实现从自动驾驶到城市管理的全面赋能。
来自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示范区内1600多个路口已经完成建设,高精地图已经覆盖到了600平方公里。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示范区建设,良好的产业生态集聚效应正在显现,双智应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化零部件、汽车芯片等领域聚集了120余家上下游企业。
“智能网联汽车是产业变革、两化融合、智慧城市建设、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实现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创新中心科研经营部部长李乔介绍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在顶层设计、技术研发、产品应用、测试示范等方面加速发展,逐步形成“与国际并跑”的趋势必赢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