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步Uber “疯抢” 中国无人车团队: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马斯克急了?
最近,网约车巨头 Uber 干了件大事,一口气和多家中国自动驾驶公司达成合作,要在全球组建一支超猛的 Robotaxi 车队。
Uber,这个全球出行领域的大腕,最近在 Robotaxi 领域的动作可谓是相当疯狂。
先是和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这些中国 Robotaxi 巨头达成合作,转头又找上了由复旦校友创办的 L4 公司Nuro,准备豪掷数亿美元,在未来 6 年让超 2 万台无人车落地。
比如说,Uber 和萝卜快跑合作,计划将萝卜快跑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拓展到美国及中国内地以外的全球多个市场。不久后,在亚洲、中东的街头,人们就能通过 Uber 的 App 叫到萝卜快跑的无人车,这画面是不是很科幻?
还有小马智行,其 Robotaxi 服务和车队今年下半年就要接入 Uber 平台,首站选在了中东,未来还要向全球更多市场进军。文远知行也不甘示弱,和 Uber 计划未来五年在 15 座国际城市部署 Robotaxi 服务,覆盖欧洲、中东等区域。
为什么 Uber 对中国无人车这么着迷?很简单,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以小马智行的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系统为例,它可是全球首个基于车规级芯片实现 L4 级全场景无人驾驶能力的方案,不仅采用 100% 车规级零部件,而且基于 PonyWorld 世界模型技术,其 L4 级 Robotaxi 车队已实现 50 万小时全场景、全无人运营,安全性杠杠的。
萝卜快跑也不差,第六代无人车的单车成本已经从百万元降到了 20.46 万元,通过技术优化,服务成本降低了 80%,性价比超高。
文远知行是全球唯一唯一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五地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企业。
就拿Nuro来说,它的创始人朱佳俊,那可是大有来头。2005 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又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读完硕士,2008 年就加入了Google 无人车团队,还是最早的华人成员之一。
另一位创始人戴夫弗格森,也是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大神。这样的团队基因,从一开始就为 Nuro 奠定了技术领先的基础。
而且,Nuro 在无人配送领域已经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推出的 R1 和 R2 两代无人配送产品,没有方向盘和乘客位,专注货舱设计,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得到了美国交通运输部以及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的认可,一路绿灯。Nuro 的车队在加州和德州运营时,无人驾驶里程超过 100 万英里(约 161 万公里),还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这样的安全记录,哪个合作方看了不心动?再看看其他中国企业,小马智行在国内已经积累了超 4500 万公里的自动驾驶里程,在北上广深等城市的全无人 Robotaxi 常态化运营经验丰富,能应对各种复杂场景,像市中心、机场、高铁站这些地方,对它来说都不在话下。文远知行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持有自动驾驶牌照,而且是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成绩令人傲娇!三、美国市场风云变幻,Uber 强势搅局
在美国的 Robotaxi 市场,原本Waymo 和特斯拉是两大 “霸主”。
Waymo作为行业先驱,在技术和运营方面都有着深厚的积累,其运营范围覆盖了一定区域。
特斯拉呢,凭借马斯克的 “脑洞” 和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扩大自己的 Robotaxi 版图,比如在奥斯汀,其服务范围一度超过了 Waymo。
但Uber的加入,瞬间打破了原有的平衡。Uber 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成熟的出行平台运营经验,再加上和众多中国顶尖无人车企业的合作,可谓是如虎添翼。当Uber 平台上出现大量来自中国技术的无人车,用户可以轻松叫到这些车出行,这对 Waymo 和特斯拉来说,压力可想而知。比如说,Uber 与 Lucid、Nuro必赢网址 合作打造的 Robotaxi,采用 Lucid 的 Gravity SUV 作为基础车型,这款车续航可达 450 英里(约 724.2 公里),充电 12 分钟就能满足大约 321.8 公里的续航里程,还能在特斯拉超充桩充电,本身就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再搭载上Nuro 先进的 L4 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有保障。一旦大规模投入运营,必将对现有的市场格局产生巨大冲击。而且,Uber 的野心可不止于此。它和中国企业的合作,是一种全球化的布局。通过将中国的先进技术与自身的全球平台优势相结合,Uber 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 Robotaxi 的变革,让更多人享受到安全、便捷、高效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四、这场 “大战”,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Uber 疯狂组建中国无人车军团,对整个 Robotaxi 行业来说,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未来,我们可能会享受到更便宜、更便捷、更安全的出行服务。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会促使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不断降低。
对于中国的无人车企业来说,这是一次走向全球的绝佳机会。通过与 Uber 这样的全球出行巨头合作,它们可以将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积累更多的运营经验。同时,这也有助于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认可,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而对于像 Waymo 和特斯拉这样的竞争对手来说,Uber 的入局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它们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步伐,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这场由 Uber 引发的 Robotaxi “大战”,最终的赢家或许不是某一家企业,而是整个行业和广大消费者。总之,无人车来也认为:在这场技术与市场的博弈中,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的出行方式将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中国的无人车技术如何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惊喜!
原文标题:优Uber “疯抢” 中国无人车团队: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马斯克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