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偌大的快递江湖里,无人车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几乎所有的无人车品牌都“卷”了起来,拼技术、拼规模、拼路权、拼资本、拼背景……泥沙俱下,好不热闹。相比之下,菜鸟无人车的相对冷静,显得颇为“另类”,谁都不敢小觑,谁都担心他出其不意。
正因如此,很多人好奇,作为国内无人车研发的“先行者”,深耕无人车研发十余年的菜鸟,到底在憋什么“大招”?
最近一段时间,菜鸟无人车的一系列标志性大事件,让这个答案露出了“冰山一角”。
1 月推出的GT Pro定位高端场景,续航近200公里,适合从远郊仓库到城区的中长距离配送;
6 月推出的GT-Lite,专为快递网点短途接驳设计,主打性价比,预售价格降至 1.68 万元。
此外,即将推出的GT FLEXI车型,计划实现时速超 60 公里、载货 8-12 立方米的轻图 L4 能力,进一步覆盖县域道路等复杂场景。横向有冷链车、柜车等功能车型,纵向有短距离、中长距离、高载重等能力车型。
7月8日,菜鸟无人车与申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末端配送场景,加速无人配送规模化应用,并联合探索适配多场景的新车型与模式。
7月15日,菜鸟与专门提供水饮重货配送服务的淼达物流,开启了长沙首个无人送水车队,并透露已在开发重载车型。
7月15日,菜鸟与浪潮智能终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无人车制造和应用推广开展深度合作,同时探索在低碳园区、海外仓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机会。
前段时间,菜鸟与万辰集团旗下零食连锁品牌来优品达成进一步供应链合作,通过 “小时级配送” 让门店压货成本降低 30%。
近日,菜鸟与中盈医药集团达成无人车合作,菜鸟支持中盈医药组建全国最大无人医药运输车队,于近期交付中盈医药首批采购的上百台无人车。
如此密集的大动作,俨然已经成为菜鸟无人车的一张“明牌”,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转变——
菜鸟无人车正以 “全线加速” 的姿态,覆盖城市运输的全场景,能送必赢网址快递,能送百货药品烟草,能送轻小件,也能送大件,甚至能警务巡逻,要成为最强的多面手,加速推进无人车商业化进程。
问题来了:“蛰伏”多年的菜鸟无人车,为何选择此时发力,其背后的真实意图和战略着力点到底是什么?又将给无人车市场,带来哪些大变局?
占天时、得地利、有人和时代不同,机遇也就不同。在解锁菜鸟的战略意图之前,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其所处的时代大环境,这是驱动菜鸟布局无人车市场的内生逻辑。
没有哪个产业的爆发是偶然的,快递无人车渐入佳境,是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共振的必然选择。
这种“既能降本还能增效”的优势,不仅验证了无人车在高要求场景的可行性,更标志着物流智能化从 “实验性探索” 迈向 “产业化刚需”。按照菜鸟CTO兼无人车总经理李强的说法——
高筑墙,广积粮,稳中进当热闹越来越大,“水大鱼大”的无人车市场,已经闯进了一屋子的新势力,新石器、九识、白犀牛……个个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如此必赢网址一幕,像极了当年的“自动化分拣设备”给快递行业带来的巨大变革和飞跃。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人会上桌,有人会出局,菜鸟无人车显然有足够好的牌。
早在10年前,菜鸟便已研发出能进行自主导航、通信、路径规划的末端机器人原型菜鸟小G。通过对无人车技术的不断升级迭代,目前菜鸟已经成为国内最早投入L4级别无人物流车研发和运营的物流企业之一,且有多项算法技术获得过国际大奖。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购买一款无人车不是一锤子买卖,除了购买车辆的费用,还涉及到自动驾驶等服务费,从自动驾驶系统的持续迭代,到传感器的定期校准,再到云端调度的维护,每一项都依赖服务商的长期存在。在无人车行业普遍面临 三到五年回本周期 的现实下,无人车企的 存续能力 比无人车更重要。
截至2024年,菜鸟无人车已在全国20多个省的高校半公开道路运行,总行驶里程超500万公里,并完成超过4000万订单配送零重大事故,为完全公开道路的无人车配送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可以预见,随着这些能力向市场释放,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效率提升必将是指数级的。
在与浪潮的合作中,更能体现出菜鸟无人车与客户之间的粘性。双方不止共同推广无人车,还在海外仓和低碳园区等场景有多远的合作机会。
还是那句话,眼下的物流无人车,倘若技术的基础不牢,运营的安全就无保障,长远的发展就是水中月镜中花,甚至有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结语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一道够长的坡。”他这一“长坡厚雪”理论,被许多企业奉为圭臬。“很湿的雪”才容易沾在雪球上BWIN,让雪球越滚越大。“够长的坡”才能让雪球有足够的时间越滚越大。很明显,无人配送车都属于典型的“长坡”,潜力足、空间大。